- · 《体育学刊》刊物宗旨[09/01]
- · 《体育学刊》征稿要求[09/01]
- · 《体育学刊》投稿方式[09/01]
- · 《体育学刊》数据库收录[09/01]
- · 《体育学刊》栏目设置[09/01]
中等教育论文_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4.3 本章小结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7 本章小结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6.1 量表的研制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8.2 研究局限
8.3 展望
9 致谢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个人简历
文章摘要: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文章来源:《体育学刊》 网址: http://www.tyxkzz.cn/qikandaodu/2021/1028/570.html
上一篇:体育论文_2014年?2018年体育类CSSCI核心期刊教
下一篇:体育论文_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